首頁 > 日誌
2013/9/17 UnLOCK
花壇

之前提過的「梅菲斯特的前夜祭」這部作品,在完成更多設定與篇章後名稱終於定案。

《UnLOCK》

不只是詞意上,發音我也很喜歡呢。

但縮寫是UL,好容易跟那個UL搞混啊。

2013/4/12 無題
依佳松何

隔了三年回到臺南一日遊。
儘管有些許改變,仍然是我記憶中的臺南。
沈入心底,忘在心裡不知哪個角落的往日日常光景,如回憶昨天一般自然湧現。
彷彿未曾離開過。
能在眼前的風景裡看見那日的自己,三年前的我。
三年前的我啊,請等等我,我仍在追尋三年前我希望的三年後。我不會忘記我們始終眺望的方向。
我會堅強起來,不被艱困的現實擊倒,在泥沼般的生活中掙扎,不放棄一點實現夢想的機會。
三年前的我啊,我不會告別。 三年後再見。

2013/1/19 無題
依佳松何

常常感覺到一種失落感。
現實總是不盡人意,誰都知道這件事,但即使知道,也無法接受。
期望更自由的生活,冀望更豐富的日子,希望更有意義的人生。
想完成些什麼、想實現些什麼、想創作些什麼、想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事,那些真正有價值的,真正能讓人最後能不抱持遺憾離開世界的事。
人有限的生命中,真正該重視,花一生去追尋的夢。
我不會放棄。

2012/11/23 無題
依佳松何

我很喜歡初冬的晚風。
拂面迎來的一絲涼意,襯上街燈喧囂後,和出一股淒涼滋味來。
唯有嚐了淒涼,才認識自己活著,才感覺自己存在。

 

……寫成這樣似乎太過矯情。不過,這不是戲言;不是為了賦新詞強說之愁,更不是故作多情文青胡謅廢話。
我真的很歡初冬的晚風。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,川流的車陣隔著路肩輝映兩旁熱鬧的店家;走在夾縫路肩的我,頓時從世界剝離,踏入了遺忘之境,浮浮沉沉,忘記自己從何處來,忘記自己往何處去。此時只有晚風能把我打醒,涼意裹著惆悵感潑得滿身都是孤獨,弄得一身孓然。
惆悵又滿足、孤獨又自在、淒涼又解放。
無窒無礙,彷彿隨時能飛起來。
這讓我想到摩天大樓頂上的城市夜景。
我想,那是同樣的感覺吧。
自五光十色的城市孤立,吹著涼冷的夜風,聽乘著風傳來的都市街聲。
仰望城市看不見的星辰,月光靜靜映入眼簾,吸引眼界深深投入漆黑的夜空。
有種能從樓頂一躍飛入夜空的感覺。
真的會這麼認為。
這麼想著,會從高樓躍下實在不奇怪。
「並不是想跳樓,只是無法飛行罷了。」

說起來,某部作品有著和上頭那句類似的句子;那是深深影響我的作品,可以說是投入寫作的契機,學習寫作的啟蒙。
每當我遭遇深刻挫折,都會想起那篇作品。
到底,我想寫的作品是什麼樣的呢?想著那篇作品,望著自己的起點,也許能再一次認清前行的方向吧。

2012/11/19 無題
依佳松何

有時候會懷念起台南的天空。
雖說這種追憶是寓情於景,懷念自由自在的愜意大學生活,但我可以肯定,真有一半是思念那湛藍無垠的蒼穹。

現在的我幾乎沒機會看幾眼藍天。
上班的路上稍微瞄一下,午休的時候嘆口氣仰望。
一天看不到幾小時。
簡直就是水泥鳥籠。
像我這樣心靈有翼的人種,幾乎快被天花板給壓死了。
其實也不是真的沒辦法看,要是我發起神經,每十分鐘就跑出去望一次,觀天時數應當能直線上升。但這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,因為我根本連踏出辦公室的力氣都沒有;處理公務就已經耗盡我所有心力,只求早些完成好來準時下班。

雖然知道這是人生必經的道路,但連天空都看不見的生活,到底是人的道路呢,還是蟻蟲的道路?
社會科學常常有些用蠻特別的對象作為指標,像是大麥克指數之類的,這類指數意外的頗有參考價值。我想,學者們也可以試著用「一日觀天時數」作為工作壓力指標吧。

2012/10/25 梅菲斯特的前夜祭
花壇

最近迷上了《新世紀福爾摩斯》這部英劇,突然想起自從接觸京極夏彥的百鬼夜行系列後,變得比以前更熱衷於閱讀推理與驚悚作品。
與多數人一樣,我最早接觸到的推理故事是《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》、《名偵探柯南》,而真正閱讀的第一本推理小說則是橫溝正史老師的《八墓村》。

記得差不多在灼眼的夏娜、涼宮春日正紅那個時期,遇到了可說是打開閱讀推理小說之門的啟蒙作——你我的崩壞世界,這是我第一次閱讀西尾維新的作品(但直到現在都沒有看戲言與化物語),之後就是佐藤友哉、森博嗣、清涼院流水、綾辻行人、島田莊司、東野圭吾、貴志祐介等名家。

以前好像也說過類似的話題,現正當紅的奈須蘑菇與龍騎士07,他們筆下的東西有部份是受到他們那個時代的作家們影響的。也就是說,除了向自己喜歡的作家學習以外,也應該站在他們的視界才能真正感受他們所看到的風景。

不小心講太多閒話了,還是回歸正題。

因為遊戲的各種問題無法推進,最近把寫新類型的作品當成另一種娛樂,這次嘗試挑戰的是完全的推理小說。市面上很多故事都是以敘述性詭計做核心,以個人的喜好來說覺得並不是很有趣(太多啦,已經膩了),所以除此之外也打算構思機關詭計、密室那些東西。

其實第一章已經寫完了,雖然叫第一章但其實背後寫了很多設定,用小說集數來形容的話可能算是第四本的故事,畢竟寫設定想劇情不用花錢嘛。大致上走得有點像是黑之斷章那種現代都會冒險故事、加上多重人格偵探的冰冷瘋狂……希望是能做到這種風格啦。

目前暫定名稱是「梅菲斯特的前夜祭」這樣搞不懂頭緒的名稱,總覺得最後會再換掉。不過姑且是做了個Logo,這樣自己看著也比較開心。

內容大概是這樣:鄰近台北車站的懷寧街上有著叫作「謝爾」的徵信事務所,純白的偵探綻開卉因為某個大事件的發生,得要面對傾巢而出的高智商犯罪者、獵奇殺人魔們,而在這其中一件、也就是已經寫完的第一章即是「少女樹脂標本殺人事件」這種光聽名稱就足以理解的凶惡犯罪。


還順便作了日文字版的Logo偷偷丟到Twitter上

下個月再放上來連載吧。

2012/7/22 旅途記事
花壇

從製作中回過神來才發現許久沒更新日記。目前的進度還算順利,希望今年年底會有好消息。
如果看著此網站的你能給予我們些許祝福就再好不過了。
最近因為取材(騙人的)關係,到了魔都——上海去囉。


從杭州到上海虹橋車站,和諧號

上海灘、不夜城、黑手黨、無秩序時代——
喜歡香港片中四、五零年代關鍵字的人,應該都很喜歡上海吧?


夜上海的東方明珠

上海是經濟重地,街頭非常繁華。但外灘卻也保留當年受殖民的洋式建築,十分有懷舊風味。在東方之珠前的黃浦江,有很多企業會駛出裝飾至十分繁華的郵輪,並在上面掛廣告。
拍照的途中還剛好遇見有人到這邊進行婚紗攝影,由此可見上海的魅力。


歐風建築,好像都是銀行之類的

除此之外,在上海最讓我印象深刻則是一間賣小籠湯包的小店,不愧是湯包的名產地。
據說那不是甚麼知名的店,舉例來說的話嘛……就像是街口乾麵那種感覺。但那湯包可說是我目前為止的人生中,吃過最美味的湯包。


和平飯店(是那個和平飯店嗎?),下次再來就住這邊

當然也不都全然是美好的事物,其它也有像是很鹹的吉O家,以及網路管制而不能上他國網站。更甚至是飯店的網路斷網兩天等等。
但這是在國際上佔有高知名度的主要城市之一,絕對值得來玩。

這次的題外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去參加10月27日的2012 Anisama in Shanghai呢?
會出演的有水樹奈奈、田村由香里、茅原實里、藍井艾露、Lisa、鈴村健一、JAM Project等等,十分豪華的陣容。
雖然沒有機會去,但其實我還滿喜歡田村由香里的喔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從上海回到杭州,生了一場大病。
首先是渾身發熱,接著過幾天出現喉嚨痛與全身關節酸痛。
胃還有一種凹進去的怪異感,當然也是痛的(可能是這邊的醫生開太多藥,一次混合吃的緣故)。說起來在台灣可能住宅樓下就是便利商店或小吃,也不像日本8點就打烊,而在中國則不一樣,雖然住的地方是都心,但晚上想吃東西還得尋覓許久。

……好想喝養樂多啊。

2012/5/8 無題
依佳松何

即使我停下來,世界依然在轉。

我想就是這樣吧。
自己不是唯一期待台灣動漫創作界飛起來的人、也不是唯一在這條道路上奮鬥的人、更不是最努力的人。
看著許多已在道路上發光的人們,心中無限空虛。
感覺自己被世界拋下、感覺自己被理想拋棄、感覺自己不被需要。
不,我是明白的,這世上沒有誰一定被需要——
就是那樣,即是我停下來,世界依然在轉。

……雖然我不認為自己有停下來,然而不容至否的客觀事實中,我始終在原地打轉。
我沒有翅膀,但是我想飛,這樣會不會太傻?

最近感覺累了、想放棄的次數越來越頻繁。
雖說我有自信就算腦袋放棄寫作,身體也會不靠腦袋用本能寫下去,但我真不希望走到那種地步。

好了,繼續走吧。
下個停靠處在哪呢?

2011/12/31 年末回顧
依佳松何

今天是今年的最後一日。
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,總之,挺過來了。

在年末的最後幾個月,社團成員一起重新檢視目前的人物及事件設定、劇情大綱,並著手進行刪改。
期望明年能順利完成。

2011/9/7 長篇小說
依佳松何

今天講講我最想寫的長篇小說一些事吧。

小說的主角,是一名女性。
不是為故事創作的角色。她是不知甚麼時候開始,存在於我內心、「依佳松何」的理想形象——我沒有性別認同的問題,然而我在創作角色的時候,常常投影出某一些特定的人格特質,一名我理想中女性的印象。不過,那位女性不是我「喜歡」的女性形象,而是一種我自身人格高級層次的意象,以心理學的說法,就是「超我」,在我之上的存在的另一個我,那個我的形象——正確說,那是我心裡認為,最完美的我的形貌。
而具體來說,是甚麼樣的女生呢——有點怠惰感、看起來對甚麼事都提不起勁,眼神總是望向遠方,樣貌普通但也不因此裝扮掩飾,不喜歡說話,說話起來話中總是帶點諷刺;然而,冷漠外表下並非純然冰冷,不過她也不是外冷內熱的類型——對她而言,世界介於存在與不存在間,自己也同時處於世界內外。當外在世界充滿一切時,她內心則反映虛無;外在世界荒蕪絕望時,她內心卻無盡內蘊——當你幸福美滿,事順意如的時候,你會認為她是無趣、冷漠無感、內心行為空虛怠惰的人;然而遇到挫折,前途多變,希望渺茫之時,你會發現她堅定、支持不會放棄、充滿行動力助你突破難關(儘管看起來還是冷漠)。
……有點抽象的描述。
這部作品的主角是近似於這樣的人。
當然考量劇情與角色特質,並不會完全與上面的描述相同,而且這次傾向於自然展露出這種人格,即是將不靠描述角色心思來表現,而是以角色的行為流露出這樣的特質。

這個作品對我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,有這樣性格的角色當主角,我非常滿意——在我想過的所有角色中,她是我最喜歡的角色。